20年长春市中考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英语试题评析-吉林日报



2020年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评析

2020年中考语文命题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攻坚克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引导经典阅读,涵养民族精神,试卷从“命题立意、材料选择、表现形式、学科素养”等方面在平稳中有所创新,充分彰显了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和学科特色。

传承——守正创新 稳中求新

文以载道,薪火相传。2020年中考语文学科在命题思路上仍然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开篇即以《谢谢了,我的家》中关于“家风”的精辟论述引导考生感受家风的厚重和传承的价值。命题作文《我家的中国味儿》,将“家”和“国”嵌入到题目中,把家和国联系起来,将深厚的家国情怀巧妙的融入到试题中,以家庭为场景为载体,让学生立足家庭思考中国文化、中国符号、中国基因,范畴源于生活,立意又高于生活,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不同的文化视野,抒发各自特有的家国情怀认知,很好的引导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

继往开来,一脉相承。命题思路继续传承稳中求变这一原则,依然遵循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这一指导思想,试卷结构简约,内容具备合理的覆盖面,题型简洁明了,比例配置恰当,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设计,试题力求将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以运用的方式融入在试卷中,保证了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开放——考查灵活 活学活用

源头活水,开放有度。试题注重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命题注重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了落实这一考查要求,命题适度增加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和数量。试题设计力求在真实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解读的可能,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课内文言文《爱莲说》“给出了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样标点的合理性。”意在倡导对文学作品合理、多元、个性的解读。名著阅读“请你以下名著中的一部为例,结合名著内容向同学介绍你是怎样运用读书方法的”,给予学生非常开阔的思考空间和自主性。

融点入境,系统评价。为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营造语言运用环境,在试题命制中,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情景,通过不同题型,聚焦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将涉及到的字、词、句、段、篇的掌握、理解等内容融入到相应语段和问题中,转换设问方式,增强题干表述的灵活性,在赋分时,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保证了精准测量,变孤立考点为系统评价,体现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发展——关注思维 注重引导

博观约考,深思善读。阅读总分值45分,恰当凸显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评价要求,注重整体的阅读和理解,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考察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能力,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在课内文言文《爱莲说》、课外文言文《精骑集》序、现代文阅读一《最早的桥》、现代文阅读二《理想的风筝》、名著阅读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名著阅读二《红星照耀中国》(节选)选文的命题中均有鲜明的体现。试题在设问角度、设问形式、考查内容等方面侧重考查考生的思考力,增加思维含量题的考查,意在发展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进行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如课外文言文秦观的《<精骑集>序》“你从这篇序言中获得哪些启示?”试题扩大作答思考的范围,拓展思维的宽度,挖掘思维的深度,增强问题探究性,注重思维的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深层的思考。

厚积薄发,细引善导。本套试题充分体现了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既有教法指导又有学法引导。引导教师培养学生养成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引导教师注意读写结合,通过阅读中布局谋篇的认知,指导学生写作。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如名著阅读题“以《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结合名著内容向同学介绍你是怎样运用跳读、摘抄、做笔记、圈点批注中一种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真阅读、深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科学、系统、全面的考查出学生根植于心灵深处的语文素养。同时给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引导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了育人和评价的功能。

2020年长春市中考历史试题评析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历史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重点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价值。检测学生学业水平兼顾高中选拔,有利于引导初中教学,体现科学合理的评价导向。

以史育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试题注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切实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全面彰显考试的育人功能。例如第22题,以“民生”为切入点,从古籍《尚书》中探寻“民本”思想的历史起源,结合汉唐统治者的爱民措施和秦隋统治者的劳民暴政,引导学生理解人民与政权的关系。以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对待农民需求的不同,引导学生得出“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关键”的历史结论。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原因的探究,感受到国家制度的优越性、道路选择的正确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引导学生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化改革,聚焦关键能力考查与培养

试题依托主干知识,关注家乡历史,着重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例如第11题,在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中,考查学生辨析历史叙述中史实与解释的能力。第12题,以伪满洲国遗留的历史建筑作为史料素材,考查学生辨识不同史料类型的能力。第21题,通过对中外历史上的重要改革进行对比,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认识、 甄别历史问题的能力。第22题,更是体现了对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如阅读史料提取相关信息;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解读历史信息;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综合的方法认识历史的能力;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查分析的能力。这里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础能力,更体现了对高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综合能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提升文史素养。

以题促学,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试题强调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和构建历史知识框架。例如第23题,以“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为主题,思维导图为呈现方式,将纵横古今中外2000多年,跨越世界各大洲的重要历史事件联系为统一的整体,进而考查学生从联系与综合、延续与变迁等角度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出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融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不同文化的互鉴、交流、碰撞、变迁。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去把握历史脉络,引导学生在感知历史的基础上,积累共性知识,理解其内涵。

增强开放性,符合开卷考试的要求

试题依托真实的史料创设情境,问题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例如在试题的设问中有“你悟出了什么历史道理”对“图表进行解读”“建言献策”“谈谈你的认识”“任选其中六例史实加以论述”等开放性设问。学生对试题的作答也具有可选择性。例如第23题,为学生提供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的历史事例供学生选择,允许多种合理答案,为能力水平各异的考生提供独立思考的平台,也为学生的多角度思考和多种合理答案的共存留有足够空间。

总之,试题符合国家考试中心对中考命题的要求,无论是整体立意还是具体设问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体现了命题在继承中发展,在改革中创新的特色。

2020年长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评析

2020年长春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以中考评价体系为依托,立足于学科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体现本学科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

方寸试卷彰显家国情怀

试卷立足于初中课标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四个方面的认知要求,横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全方位命题,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多方面选材,在阅卷、审题、作答的各个环节渗透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爱生命、爱未来的家国情怀。

1.紧扣时代主题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的关键一年。第20题以此为主题,结合国家政治领域的重要大事——疫情严峻挑战下中国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我国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等设计了“远谋见初心”“决胜看今朝”“复兴向未来”三个专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扬帆新时代,逐梦向未来”这一活动主题,从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到分析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再到中国展现给世界的国际形象层层设问,落脚点为“青少年如何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第19题“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完美收官”,第10题“中国积极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15题“中国良渚古城申遗成功”,这些材料的选择和内容的设计,让学生在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并作答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感受到祖国的力量,为祖国而骄傲,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

2.彰显地域特色

第18题选取长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成功举措,通过学生熟悉和较容易理解的全民健身、创建“温馨村小”、创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话题,了解家乡变化,带给学生为家乡而自豪的情感体验;第13题选取家乡人物柳克祥医生留学归来奉献祖国人民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报效祖国的情感。

3.坚持价值引领

第16题通过学校对学生实施保护这一真实情境,探讨“生命安全无小事”,然后思考具体做法,传递了珍爱生命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第6题“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学生的回信”,第7题“小区文明建设”,第9题“政府服务人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为精彩人生而奋斗。

专业导向引领学科思维

试卷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帮助学生强化政治认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用高水平的情境化试题、综合性探究活动、开放性设问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深挖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考查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选取最新国家大事及相关热点时政新闻,创设真实新颖的情境、立意和设问,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关注城乡差异,追求选材的公平,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体现试题的教育功能。

1.简单设问蕴含深度思考

在注重材料表现形式的生动性和多样性,努力给考生创造轻松的答题氛围的前提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问题的思维含量培养高阶思维,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8题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两院”的工作报告这一内容分析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关系,深入理解民主集中制;第9题通过“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设立的目的深刻理解政府执政为民的服务宗旨,对材料的深入挖掘和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对未来课堂教学起到了有效引领和指导。

2.注重初高中有效衔接

第14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和实施,也是今年全国高考思政试题的选材内容之一。民法典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典范,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体系的变化和发展,对“良法之治”有更直观的认知,对我国的法治建设充满信心,也是在全方位彰显民主政治的显著优势。对于同一内容的不同深度、多角度的挖掘,充分体现了初高中的有效衔接,提升能力素养。

思政课堂注重核心素养落地

道德与法治中考试卷作为学生们初中阶段的最后一节思政课,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国情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文化的眼光和国际的眼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有利于构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验收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为高级中学招生提供科学依据;积极引导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落实,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发展实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思品学科核心素养,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真正得以落实。

2020年长春市中考英语试题评析

2020年长春市中考英语试题整体平稳, 难易适中。命题在“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工作思路下,围绕立德树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推进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试题内容涵盖了初中阶段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注重学用结合,语言素材涉及面广,贴近学生生活,将知识能力考查与情感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有效考查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体现了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与中考说明的理念与要求,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重视学科素养,提升考查功能,培养思维品质

试题突出思辨、交际和学习的学科素养导向,通过设置和选择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语境、语篇,将思维品质培养与语言能力考查有机地结合起来。试题体现了对考生发展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

学习素养、主动探究、人际交往、沟通与交流、尊重与包容、情感情绪、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考查。其中,阅读部分涵盖了语境理解、归纳推理、细节辨析、语义猜测、主旨提炼等阅读策略,并以完形填空、选择题、判断题、补全短文和回答问题五种形式考查学生思维品质。

传承文化基因,彰显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试题凸现学科特色,渗透文化品格,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例如,交际运用创设了向外国朋友介绍“中国皮影戏”的情境,传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意料之外,情理之间”的大作文立意、形式新颖,以“A Speech at the National Flag Raising Ceremony”为题,用英语写一篇国旗下的发言稿。一幅升国旗的图片,带入感极强,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活动,半开放的情境,夹叙夹议的要求,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可以从立意、素材、表达等维度,有效地考查不同水平学生的写作能力。作为初中毕业生的“最后一堂德育课”,试题起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立足全面发展,落实五育并举,凸显教育本质

试题回归教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强调语用,注重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思想性,注重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考查,体现跨学科、跨文化意识,具有较好的教育性功能。试题命制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考生答题的过程就是一次潜移默化接受人文熏陶的过程。例如,完形填空讲述了一个为陌生人免费理发的故事。故事传递了劳动价值和关爱他人的价值取向。阅读B篇讲述了两个骑行者克服困难、实现跨美洲大陆旅游的梦想,渗透了“逐梦”的育人导向。阅读C篇试题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成长需求,体现对青少年青春期心理、生理的关注与疏导。阅读D篇引导学生学会循环再利用,践行与环境友好,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活理念。学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领会人生哲理,逐步形成和提升适应终身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

品格,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转变教学方式,强调学习策略,促进初高衔接

试题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例如,单项选择14题选自词典例句,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学习。小作文“线上英语艺术节作品征集海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既反映当代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纪念2020年这一特殊年份,同时为落实新一轮中考改革开启了帷幕,推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阅读E篇介绍了历史上的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利用浮力原理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引导学生运用跨学科学习策略,提高跨学科学习能力。第54题考查学生用英语解释英语的能力,培养英语思维能力。阅读D篇与高中“七选五”题型接近,体现初高中衔接,考查学生在深入理解语篇结构基础上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2020年长春市中考英语试题突出了语篇功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切实搞好语篇教学,有意识、有计划地增加英语阅读量,题材、体裁要尽量多样化,使学生熟悉不同题材、不同体裁文章的做题思路,提高阅读速度和驾驭语篇的能力。同时要对学生加强规范训练和策略指导,夯实基础,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理清基本概念,掌握语法规则、习惯用语,形成知识网络,从而逐步形成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来源:长春教育发布

吉林日报全媒体 编辑:赵树凯

关于作者: admin

热门文章